Pages

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神秘聖誕老人

美國有一神秘聖誕老人, 每年都用匿名送現金給不同的人士作聖誕禮物, 這個習慣已做了廿六年了.

初期只送$5及$10, 當他越來越富有, 他便每人送上$100, 有時甚至兩三百元. "派發"地點都是停車場, 二手店, 或餐廳. 至今他已送出一百三十萬美元的現金.

他的名字是Larry Stewart, 廿六年後的今天他才公開其身份, 因為58歲的他正接受化療, 希望可以把這個信念傳開去.

相信施比受永遠都是更幸福的.

(詳細故事)

他的網頁: Secret Santa USA

要修剪的眼睫毛

對於許多沒有濃密且長的眼睫毛的女人來說, 除了會用假的來令雙眼更明亮照人外, 可以考慮一下$3000美元一隻的眼睫毛移植(eyelash transplants).

其實這種美容手術已有十多年歷史, 只是一直沒有太多人嘗試. 但近年來這手術越來越普遍, 一佛羅里達州醫生指出, 過去四五個月裡, 已接到近一百個查詢.

其實手術原理十分簡單, 就是從頭皮上拿出手指頭般細小的頭髮, 然後植入眼簾上, 由十至五十條不等:

"Surgeons harvest a fingertip-size patch of hair from the back of the scalp. Then they isolate individual follicles and implant anywhere from 10 to 50 lashes on the top lid using a curved needle. Patients are awake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除可能會引致少許暫時的腫脹及疤痕外, 這個美容手術的另一個"後遺症"是, 由於毛髮來自頭上, 它們就像頭髮一樣會生長, 速度一樣, 所以接受手術的人士要常常修剪移植了的眼睫毛! 幸而我天生便有長而密的眼睫毛, 不用花費$6000美元... :)

資料來源: Newsweek (Julie Scelfo)

兩件事

夢, 通常都反映日間生活的憂慮.

昨晚, 應該說是今早醒來前, 發了一個頗荒謬又令我吃驚的夢. 公司一高層竟然出現在我家, 更睡在我母親的床上. 整晚就質問我究竟每天早上什麼時候上班...

她又說我懶, 更在櫃裡拿了一本書出來要考我的英文生字...

更荒謬是, 她爬到床上去睡, 見到我凌晨二時還在看電視便喝著叫我睡... 嚇得我要連忙把那ER劇集(2:00am又哪裡還有ER看?)錄起來.

嚇個半死!
**********

一個人的工作桌及空間的擺設, 以及放了些什麼也可反映出這個人的性格及他怎樣看待其工作.

有沒有放家人的照片?
有多少私人物件?
有沒有自家的杯?
如果公司辭去他, 他可以執拾多久便離去?

這兩天我觀察到一些東西.

或許某個崗位及工作性質/行業的人特別習慣那種"揮一揮衣袖"的作風.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去了看她最後一面 Her Last Shots

今年好像只去過影藝戲院三次, 一次是看"Gloomy Sunday"(布達佩斯之戀), 一次是Atom Egoyan的"Where the Truth Lies"(赤裸真相), 還有之後的"Sophie Scholl: The Final Days"(蘇菲最後的5天), 分別是一月, 三月及五月. 本想於關閉前再去看一次電影, 但一直都忘了或沒有時間. 那天看報紙報道, 還以為只有數齣國內電影(個人不太喜愛), 原來這個星期除了"代課老師"外, 還有法國片Marisco Beach(Crustaces et Coquillages/閉門誘惑一家親). 但週四前只有昨晚有空, 卻昨又沒有mood一個人晚上看片, 於是打消了念頭.

原來她於1988年開幕, 印象中以為更久. 陪伴我渡過中學及成長的日子. 太多電影在那裡看了, 當中有"情書", "搶錢家族", "The Company", "Swimming Pool"(泳池情殺案), "等救火的日子", 許多許多...

看著她, 百般滋味在心頭. 只為她拍了照片(攝於十一月廿八日下午).

一女士在戲院門外拿著咪訪問到訪的觀眾

Technorati tag:

幾套戲

都是近來看的一些影碟, 有租有買. 不打算逐篇文章寫, 都一次過在這裡說說.

Transamerica 尋找他媽的故事

改得不錯的片名, Transgender + America. 可說是一部公路電影. 變性人Stan/Bree(Felicity Hoffman)還差最後一個手術未完成, 就是切除男性生殖器, 卻收到差館一個電話, 是他的兒子Toby犯毒, 等待他/她去保釋. 兒子是他(Stan)讀書時與女友生下的, Toby告訴他母親自殺身亡. Stan假扮作教會人士去保釋Toby.

電影之後就是他倆在公路上的故事, 沒有驚喜, 但佩服Felicity Hoffman的演技, 尤其是整套戲裡都是用一種特別的聲線去演, 就像電影"Capote"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一樣.

電影也有幽默的地方, 尤其是當兒子愛上她/他時, 她迫不得已說出二人關係的真相. 值得一看.

Land of Plenty 迷失天使城

Wim Wenders 2004年的電影, 卻一直未有機會看, 今年反而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時看了他去年的"Don't Come Knocking", 十分喜歡, 尤其是那些音樂. 這回終於"的起心肝"去看"Land of Plenty"的影碟, 是後911的作品, 卻令我有點失望.

總括來說, 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悶且灰, 或許反映導演個人911後對國家的感情, 但對於我, 沒有共鳴. 出於Wim Wenders手下, 有點摸不著頭腦.

昨天看過Rotten Tomatoes, 竟然也是只得65%好評, 立時令我有點安慰, 還以為自己不懂欣賞.

沒想到女主角原來正是"Brokeback Mountain"中的Michelle Williams. 之前每次看到她在"Land of Plenty"中的海報及影碟封套, 只覺得是一個充滿青春氣色的女孩子, 竟然是BBM中演得極差(個人認為)的Michelle Williams, 嚇呆了我. 她在"Land of Plenty"中演得較BBM中好, 但亦未至於出色.

故事發生在911後兩年, 越戰軍人回國; 跟隨傳教士父親生活在異鄉多年的女孩Lana也剛從巴勒斯坦回美, 希望找尋唯一的親人, 就是其舅父, 也正是那個軍人. Plotline本可發展為更好更吸引人的故事, 但怎麼會變成那個樣子?

Sideways 酒佬日記

想看了許久的片子(2004年作品), 兩個月前看了影碟. 十分搞笑又輕鬆的電影, 卻又不只一味搞笑那麼簡單. 兩個男人, 一個準備結婚, 一個離了婚. 為了迎接大日子, 二人一起去了加州Napa Valley遊玩, 為的是喝酒與尋歡. 結果, 當然是差點婚也結不成.

喜歡紅酒的觀眾一定不可錯過. 四個男女主角都有出色的演出. 不過, 那個Sandra Oh實在有點恐怖, 不明白怎麼可在美國吃香, 近日見她有份擔演的"Grey's Anatomy", 令我更沒有興趣追看那劇集.

電影曾獲多項提名及獎項.

Prime 隔著阿媽說愛你

剛離婚的Rafi(Uma Thurman)找心理醫生Lisa Metzger(Meryl Streep)作輔導. 過程中失婚的Rafi愛上一個比自己年輕十四年的小伙子, 竟然正是Metzger的兒子. 幽默的故事卻又帶出有點嚴肅的主題. 兩女主角都演得不錯.

三十七歲的女人(Rafi), 或許也可以被一個廿三歲的俊男所感動, 但想到自己其實也想要小孩子時, 這個大孩子(Lisa兒子Morris)卻不可能令她心願達成.

有點無奈的結局, 頗有味道的小品.

Elizabethtown 下一站... 伊麗莎白鎮

其實已看過一遍, 這次卻不及那次在飛機上覺得好看. 工作上身敗名裂的Drew(Orlando Bloom)正準備自殺, 把家中一切都丟到街上, 穿上一套西裝, 坐在自製的自殺健身單車上, 忽然卻傳來妹妹的長途電話, 原來父親在其出生地Kentucky的Elizabethtown, 心臟病逝世.

作為兄長, 妹妹叫他一定要負責帶父親回Oregon的家. Drew想, 任務完成後他會再上回那部單車上. 旅程中, 在只有他一個乘客的客機上遇上空姐Claire(Kirsten Dunst). 最後亦當然是她令他往後的日子不再一樣.

Claire陪著Drew去辦父親的後事, 揀骨灰甕, 去墓地. 也有感人的情節.

電影用了不少音樂, 給人深刻的印象. 飾演Drew母親的Susan Sarandon雖然發揮機會不多, 但當然也有出色的演出.

Orlando Bloom仍然是太嫩口了, 還像個孩子, 一向討厭Kirsten Dunst, 更加無話可說. 換句話說, 假如兩主角都換了, 可能更好, 唔, 找哪兩個好呢?

Technorati tags: , , , , .

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Hey You

這是這兩天反覆在我腦海裡出現的歌曲.

Pink Floyd的"Hey You". 都是上星期看了電影"The Squid and the Whale"(愛.對抗)的影碟之故.

Hey you, out there in the cold
Getting lonely, getting old
Can you feel me?
Hey you, standing in the aisles
With itchy feet and fading smiles
Can you feel me?
Hey you, don't help them to bury the light
Don't give in without a fight...
(所有歌詞)

應該是第一次聽, 印象卻如此深刻. 歌曲今我回想起電影中大兒子落寞的樣子, 垂頭獨自走著.

另一首這星期常常出現在腦裡的是公司電梯大堂及洗手間經常聽到的靜音樂, 那旋律十分美妙, 每次聽到都給人舒服的感覺.

Monday, November 27, 2006

30 40 50

記不起從哪年開始, 我和七友便每年都互相慶祝大家的生日. 因為八個人, 如果每次都要為買什麼禮物而要大費周章實在太累人了, 所以我們都只會請生日那位吃晚飯, 禮物就只有到聖誕節才玩交換禮物遊戲.

人大了, 越來越珍惜身邊的朋友, 尤其是中學甚至小學已認識的好友. 每次見面, 大家都很享受共聚的時刻, 有時吃什麼, 在哪裡吃也不太重要.

這些年頭, 我們一起走過女人三十, 回想起來, 過去也有不同的男士(不同人不同期的男朋友, 當然還有老公)參與. 那天去吃大閘蟹餐, 有兩位不能出席, 只有我們六個. 吃著笑著, 我說: "我們到了四十, 五十歲時, 會否仍然這樣一起慶祝呢?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仍然是星期三才可以出來見面..."

有說或許將來有小朋友一起出來呢. 我說: "會嗎? 或許依舊如是..."

盼望我和這群好友可以一直一起慶祝大家的生日, 直到很久很久.

Clarins

一向都頗喜歡Clarins的護膚品, 尤其是踏入三字頭, 價錢相宜品質又好. 近來剛用完數月前買的Estee Lauder Cyber White系列的護膚品(日霜及洗面奶), 踏入秋冬, 保濕及滋潤比美白更重要, 馬上去連卡佛Clarins櫃位入貨, 買了下面三樣:

Extra-Comfort Cleansing Cream for dry or sensitive skin

早晚合用, 盒內還有小膠棒附送, 用手輕塗在臉上, 用掌心輕輕按摩在臉上, 跟著指示從內到外輕按, 然後用化妝棉拭去, 再用清水沖洗, 不油不乾. $280 (200ml, 超大樽!), 有九折.

Extra-Firming Day Cream

三字頭便用這個或許早了一點, 但冬天天氣乾燥, 都是用一些較強勁的護膚品比較明智. 今早用過, 果然十分滋潤, 這個冬天不怕乾了. $490 (50ml), 一樣有九折.

Eye Liner Pencil

用了Ettusais的eye liner多年, 一直都喜歡, 那次在Clarins化妝櫃位試過這支Eye Liner Pencil, 效果不錯, 容易掌握, 不太溶又不硬. 今早也用了, 不錯. $110, 又是九折.

Technorati tags: , , .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Sleeper 沉睡有罪


上個月看的電影, 是Max! 2006(德語電影節)放映來自奧地利及德國的電影, 月初起了草稿被我擱在一旁(噢, 怎麼找不到我用草稿紙寫了一半的文章?! 這回要從頭寫過...), 知道如果還不把這完成我便會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了.

這麼久還沒有寫點關於此片, 或許不知怎樣去寫. 電影不是那類看了會不停反覆令人細味的故事, 但又不是一部乏味的電影. 那回在Max! 2006看了三齣電影, 這齣是最多人捧場的, 我卻最沒有意欲寫它.

Sleeper(Schlafer)是去年的作品, 導演是Benjamin Heisenberg, 故事簡介: A story of rivalry and treachery set in a triangle of love, science and politics. Johannes, a new assistant at the university, is asked to provide reports on an Algerian colleague - who is suspected of being a sleeper. He refuses, but the seed of doubt has been planted. A fragile friendship which is overshadowed by professional and emotional competition eventually leads to betrayal.

或許對科學及政治沒有共鳴, 所以電影唯一吸引我是那三角關係, 同僚間的友情, 和工作上的競爭. 正如Max! 2006的簡介上說, 電影的主題是出賣, 友情, 野心, 及信任. 故事沒有什麼高潮起伏, 有說是近年德國電影的一貫作風, 淡淡的, 輕描淡寫式的故事. 第一幕一段連續四分鐘的steadicam便是例子.

兩男一女, 觀眾或會期待一場激烈的做愛場面, 不錯, 我也一直期待著, 結果是很久才只得一幕男主角與女主角在健身室裡更衣室那一段, 但不激烈.

是一齣很快便會忘記的電影. (或許當我找到那份未完的草稿時我還會再加點什麼)

獎項:

Max Ophuls Prize 2006: Best Film, Best Script, Best Film Music

First Steps Award 2005

Filmfestival Angers: Special Jury Award

Technorati tags: , , .

The Squid and the Whale 愛.對抗


上星期租了這隻影碟回家看, 香港把片名翻譯為"愛.對抗", 在網上搜尋一番, 見有譯名為"烏賊與鯨"或"魷魚和鯨", 有點搞笑. 港人不太習慣把電影片名直譯, 喜歡意譯. 看到一半, 一直都不明白電影為什麼叫"The Squid and the Whale", 原來這是片中大兒子在兒時和母親去紐約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見到的展品及一些甜蜜回憶.

電影是導演Noah Baumbach自己童年的寫照, 故事背景是1986年的紐約Brooklyn, 兩兄弟面對父母離異的殘酷現實. 父母都是作家, 母親得到丈夫的影響才開始寫作, 卻成績超人, 父親的文筆卻越來越不受歡迎. 母親又原來有外遇, 夫婦倆感情轉淡, 多年的問題越來越難解決. 八十年代的美國, 離婚開始普遍, 是許多家庭都面對的問題, 對子女的影響極深.

電影也探討了joint custody(共同享有子女撫養權)的問題及其對孩子的影響. 演員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現, 兩個男孩也很有水準, 大的那個是個十來歲的中學生, 正值青春期, 開始拍拖, 對母親的不忠懷著憤恨, 對著輔導員, 說到最美麗的回憶, 他想到童年與母親去博物館看到The Squid and the Whale和其他. 小的那個比哥哥少兩三歲, 對性充滿幻想, 父母的離異令他作出反叛及駭人的行為, 眼見網球教練變了母親的情人, 卻沒有抗拒.

眼見妻子身邊的男人左穿右插, 丈夫也和女學生胡混. 冷靜下來, 其實二人也曾為這段婚姻努力過.

看得令人心灰但卻又反映現實.

電影原來獲多項提名及獎項:
2005 Sundance Film Festival: 獲Best Dramatic Direction及Best Screenwriting; 提名Grand Jury Prize
Oscar: 提名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六項Independent Spirit Award提名
三項Golden Globe提名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及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均選此片的劇本為全年(2005)最佳的劇本.

且也看Rotten Tomatoes上一眾美國影評人的評語, 94%好評.

Technorati tag:

一人有一個願望

聖誕節快到, 正正還有一個月. 想到節日來臨, 有宗教信仰的除了會紀念耶穌的誕生外, 當然亦和許多人一樣, 高高興興地迎接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這個日子, 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願望.

小孩子希望考試成績進步, 當然還有不用上學的日子可以多打一點機.

沒有工作的希望可以快點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 經濟困難盡快解決.

患病的及他們的家人希望病者可以早日康復, 遠離病魔.

失戀的希望愛人回來, 又或傷口得到痊癒.

打工仔希望有人工加, 減稅減差餉, 老細無咁衰.

入獄的希望早日可再上訴, 家人不掛慮.

貧窮的希望三餐溫飽, 不要生病.

生意佬希望生意興隆, 越來越發.

肥人希望快點減肥成功.

軍人希望可早日歸家.

單身的希望找到一個可以一起走人生路的另一半.

情婦希望男人早日離婚.

**********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願望比別人的來得重要, 事實上, 多少個願望可以達成? 又什麼時候可以得到答案? 節日的來臨, 叫人都要有盼望. 願大家都願望成真!

Friday, November 24, 2006

已婚的單身生活


那晚看了一會Cable 15台創世電視的"康希牧師"的"豐收時刻"(City Harvest), 除說到前兩天我在這裡提到的"Marriage is for ..."題目外, 亦提到一個新名詞, 或新一派的已婚一族, 就是married but still lives a single life, 即是已結婚卻二人都過著像單身一族的生活, 如經濟上, 思想上等, 除了二人住在同一間屋裡, 睡同一張床外, 其他的都和未婚時差不多一樣.

看了我不懂有什麼反應. 是一個寫照? 這反映了一個怎麼樣的事實? 為何有這樣的Married Singles?

是不安和不信任的憑證?

是有保留的愛?

是不肯犧牲的愛?

俗世的愛情, 令人失望.

說到這裡, 想到一首歌: "愛是不保留", 或許你也聽過唱過. (沒想到原來還有婚禮版及普通話版, 都是第一次見)

*見到有朋友click上面這個link, 可是只有歌詞, 想聽聽的可以到這裡: 關心妍版本.

寫 是為了回憶的記存

昨晚看過經濟日報副刊上羅乃萱的"甜酸人生", 題目是"寫自己的故事". 她引用金澤在"如何寫出好人生"一書, 提出書寫是一種"強而有力的人性需求".

羅乃萱引述其書, 說到不單作家要寫作, 就算普通人也可以寫自己的故事, 令我想到, 我們作為bloggers, 不正都是在寫自己的故事嗎?

她說書寫"可以把過去珍貴的回憶保存下來, 否則, 回憶就會隨著主人自動消失";

"不要事先規限自己要寫怎樣的東西, 讓回憶湧流";

"從小事開始動筆. 寫下記憶中'活躍的小事, 那些獨立的插曲', 因為它們往往蘊含著更大的道理";

而全文最印象深刻的是這句:

"寫下故事, 不一定為出版, 那是'你成長回憶的敘述'. 寫了出來, 就有一種滿足感"

相信這是許多bloggers的心聲. 我們寫, 不一定為了出版或出名. 我們都十分重視自己筆下的一切, 每一次寫完了, 有沒有人看到許多時都不重要, 而是那份滿足感, 是生活上其他地方所不能找到的.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海都極品魚翅大閘蟹宴


昨晚與七友去了海都吃大閘蟹餐, 為的是慶祝其中一位姐姐的生日. 八個人兩位沒有出席, 一位剛為人母還在家帶孩子, 另一小姐病倒了(其實我們懷疑她太愛她的水晶甲, 不想弄花指甲吧! :p ).

六個人, 她們叫了這個六人餐, 我這些遲到人當然舉腳贊成了.

得物無所用, 要我戴著手套吃, 很麻煩啊, scissors當然需要了

蟹粉小籠包, 每位兩隻, 正!

花雕酒, 十分適合我這些寒底人

蟹粉雞絲翅, 不錯

江蘇大閘蟹, 每位兩隻, 侍應上蟹時問需不需要替我們"開埋佢", 我無所謂,

她們說好, 一回兒續隻遞上, size很小啊... 部長說今天全是吃"公"的

蟹粉龍鬚卷, 好吃

砵仔蟹粉焗巴楚菇, OK 啦

清蒸老虎斑

金網煎鍋貼, 每位兩隻, 很好味,

但當吃了那麼多, 連鍋貼也是蟹粉作stuffings, 真是有點吃不消!

上湯灼時蔬, 賣相麻麻, 但吃了那麼多的蟹, 十分需要

薑茶湯丸三顆

我們另外叫了三隻壽包賀壽, 六人分, 飽到嘔!

什麼蘇丹紅事件, 加上吃了一頓cholesterol極高的晚餐, 大家都不敢吃這個蛋黃

六人餐包了三罐汽水, 我們再叫多兩罐, 加一結帳$2240, 五人付(一人生日), 位位$450+, 頗抵食!

我們大伙兒還是第一次一起出外吃大閘蟹, 發覺比吃buffet更忙, 吃那兩隻蟹時眾人都十分寧靜, 密密吃, 大家都發現許多搞笑事, 例如哪位吃得最慢. 原來有人試過在家吃大閘蟹要吃兩三小時! 其實我都是吃蟹超慢一族, 差點要整桌人等我們呢.

由於今年天氣暖, 部長說吃大閘蟹可以吃到明年一月. 不過這回吃過, 明年冬天才再吃了. 現在還擔心我的濕熱頂不頂得住...

許願骨


聽過有關許願骨(Wishbone)的故事嗎? 這個Y型骨都在禽鳥類中找到, 位於牠們翼部附近肌肉的連接處. 傳統的玩意是兩個人像上圖那樣拿著骨的每一邊拉, 直至Y型骨斷開, 拿到大一點那個願望便可達成.

這個小玩意當然是許多家庭在每年感恩節的例行遊戲了. 我可沒有玩過啊, 在北美的朋友們, 你們玩過了沒有?

Lucky Break Wishbone公司為了令更多人, 尤其是成年人及素食者, 都可以參與這個越來越只是小孩子才有份兒的遊戲, 製造了他們的plastic wish bone.

不論你身在何方, 都在此祝你感恩節快樂!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Robert Altman 1925-2006

昨晚看新聞, 得悉我喜歡的美國導演Robert Altman於加州洛杉磯逝世, 終年81歲.

近年看過Altman的作品有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2006), The Company (2003), 及Gosford Park (2001). 早年較為人熟悉的有Nashville (1975) 及 MASH (1970).

Robert Altman的佳句(brainyquotes.com):

Filmmaking is a chance to live many lifetimes.

If George W. Bush is elected president, I'm leaving for France.

What's a cult? It just means not enough people to make a minority.

When I see an American flag flying, it's a joke.

Ruth's Chris Steak House

數年前光顧過金鐘的Ruth's Chris Steak House (茹絲葵), 那時以為它是類似Dan Ryan或Ruby Tuesday等family restaurant(聞說美國的Ruth's Chris是很family restaurant style的). 記得那天是聖誕節前數天, 剛購買了一大堆禮物, 衣著十分casual, 甫進入餐廳, 侍應連忙幫我拿購物袋, 然後領我到已訂的座位, 即覺有點不對勁. 心想: "Oh my God, 這回underdressed!"

接著是一桌桌的燭光晚餐, 紅色的candles, 客人都不太casual, 而且整晚餐廳雖然座位都半滿, 但寧靜得不得了. 記得餐牌上的steaks十多安士的都要$480以上, 很昂貴的一頓晚餐.

這回再去Ruth's Chris, 是因為覺得它的steaks真的很味美, 我們選了數間餐廳, 包括Mandarin Grill(要數天前訂才有位), Jimmy's Kitchen, Morton's, Louis' Steak House, 都是我們及家人光顧過的(JK更是老父的"ex飯堂"). 另本也訂了新開張的Lawry's, 但最後都決定再去Ruth's Chris.

到了Ruth's Chris才知道現在有點不同, 難怪它曾供電影"黑社會2"作拍攝場地(古天樂與女友吃中菜那兒). 餐牌上竟然有中英對照, 不再只有英文, 而價錢好像都相對地調低了, 還有set dinner.

我們都叫了sets, 12oz Ribeye Steak($620)及16oz New York Strip($680). Set包括sparkling wine, 湯或沙律, steak, dessert(1 scoop of icecream), 及咖啡/茶. 如湯及dessert想轉只需加錢. 他的湯轉龍蝦湯, 我的dessert轉Bread Pudding with whisky sauce. 二人結帳$1600有找.

沙律普通得不得了, 有點失望

12oz ribeye steak, 滿分!

16oz New York Strip

side dishes: mushroom差, 他煮得好很多; mashed potatoes, OK啦

右邊那碟是creamed spinach, 很creamy, 有點膩

bread pudding我給7.5分

Ruth's Chris的steaks真是十分滿意, 值得再試, 上菜時, 碟是熱騰騰的, 吃至最後一口, steak仍然是熱的. 忘了一說, 我那杯咖啡也十分不錯.

餐廳不再是那麼寧靜, 人客也不再那麼拘謹. 不過一個女侍應給我們的感覺是, 她比較適合在大眾化一點的餐廳工作, 如港式餐廳之類.

Technorati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