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July 21, 2006

Crash 撞車


看了"Crash"的影碟, 是奧斯卡頒獎禮後他買回來的, 近來上畫後, 我都是上星期才拿影碟來看. 是一齣不錯的高水準電影, 不會談論它應不應該勝過"Brokeback Mountain"了, 我一點也不欣賞BM, 但"Crash"也不是我太喜歡的電影(但可能是我曾經想拍的電影類型?).

自大學去了美國之後, 我一直都很注意種族歧視這個問題, 大學時不論是錄像製作抑或菲林拍攝的集作我都喜歡探討種族歧視及文化沖突, 那時美國同學及教授都很欣賞, 因為大學都是白人居多, 一個華人學生製作這些題材都有點備受關注及尊重.

本以為我會很喜歡這齣電影, 但看了又覺得不太喜歡, 或許因為導演Paul Haggis是白人而他的拍攝手法及電影取向仍有點偏袒白人? Matt Dillon及Thandie Newton那條線, 我有點不滿是電影即使描繪出Officer John Ryan(Matt Dillon)對黑人的歧視及卑鄙行為, 但後來生死關頭他奮不顧身地去救Christine (Thandie Newton), 我覺得有點歌頌這個白人警察. 其中一張電影宣傳海報便是用了Dillon拯救Newton的一幕, 為什麼不是Sandra Bullock(Jean)擁抱女傭那一幕又或Ryan Phillippe(Officer Hanson)錯誤以為黑人青年心懷不詭而開槍殺了他那一幕? 就是因為Dillon和Newton那一幕是有關撞車, 直接與電影名字有關連?

不過不得不讚電影的仔細及用心, 每一段都令人細味, 很有警世作用. 是否真的要只圍繞種族歧視, 一段又一段, 不斷地描繪才能帶出電影的要旨和訊息? 或許有觀眾會覺得有點冗, 有點太過刻意.

電影中用了不少幽默手法去刻劃人與人之間的歧視及偏見, 特別喜歡Officer John Ryan(Matt Dillon)及Shaniqua(Loretta Devine)講電話及之後面對面交談那一段. 白人打電話, 本來聽不到對方是什麼種族, 但一聽到人家的名字是Shaniqua, 便知道不是Susan等白人女人了, 態度隨即改變, 令人咋舌. 但最精彩是當Officer與Shaniqua會面, 還拿其父親怎樣恩待黑人來說服對方, Shaniqua的回應十分精彩, 實在是小數族裔生存方法的借鏡.

另一段說到電視台監製Cameron(Terrence Howard)把黑人演員的英語對白寫成一般白人的英語, 卻引起白人同事的非議, 這段亦令人印象深刻.

看完電影, 現在邊寫這篇, 我卻邊想, 如果我是導演, 我的版本會是怎樣? 或許, 叫Spike Lee去拍會是一齣完全不同的電影.

Technorati tag:

2 comments:

Andy said...

As I said in my blog, the issues would not likely be resolved ever. The director was pointing out the fact that human beings are full of prejudice, but they do have a brighter side. It is a paradox that human being can show glory and sinfulness at the same time.

Unknown said...

看完這部電影,美國總統大選也進入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歐巴馬將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一個只佔美國人口12%的黑人總統候選人.
我認為歐巴馬對於美國總統大選又何嘗不是一個Cr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