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是, 每一段都是結尾才有一句該位著名電影大師的語錄或說話, 然後打出他的名字. 觀眾未看此句前都未必猜到那一段是哪位導演的童年. 有一兩個是較為明顯的. 每到最後這一句, 大家都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 既驚喜又有趣.
1. "Un secret derrière la porte"~ 導演: Yann Le Gal. 大師: Fritz Lang.
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Fritz Lang原來母親是個猶太人. 十歲左右父母才能走進教堂結婚. 孩子當然不明白亦不能接受. 母親唯有安慰: 不是每個小孩子都那麼幸福可以出席父母的婚禮的. 幽默得來有點荒謬.
小小的Fritz Lang一直以為是父親不敢承認自己是猶太人, 對他有點怨恨. 後來父親把真相告訴他, 孩子實在受不了.
對母親的愛, Fritz Lang是從來不變. 他的童年, 最快樂和最深刻就是和母親的一段.
由於是法語片, 所以童年的Orson Welles及其父母都"說法語"! 還以為會用英語, 那才真實一點嘛.
Welles母親患重病是他童年最深刻的印象. 相信對他影響深遠. 孩子怕母親會忽然死去, 一直看守在其病床側, 很是可憐.
其母後來都不敵病魔, 一年後離去.
出生於法國的Tati, 父親是俄羅斯人, 母親是荷蘭人.
原來他自小是個高個子. 這一段帶給觀眾不少笑聲. 短短一個故事, 主要關於一天學校為學生拍照, Tati個子太高, 都比同學高出一大截. 為了令畫面更可觀, 攝影師想出多個方法. 但老師又不願意學生和自己一樣坐在老師椅子上拍照. 結果有點啼笑皆非.
很明顯法國大師Jean Renoir出生自富裕家庭. 一天認識了來自低下階層的小孩子. 那小孩子很羨慕他的皮鞋, 後來Renoir送了一對自己的舊皮鞋給他.
La paire de chaussures就是the pair of boots. 一段短短的回憶, 相信對Renoir影響不少.
非常精彩的一段, 看時已太約猜到是關於希治閣的童年, 因為就是觸目驚心.
喜歡Hitchcock最後那一句, 大約是他所接受的教育對他的電影有著深遠影響. 原來他有一個嚴母, 管教嚴厲, 曾把他一本舞台演員親筆簽名相片冊丟進火爐燒了.
不聽話嗎? 沒份兒看舞台劇. 小孩子的想像力往往令人意外. 恐怖片的誕生不是出自平凡家庭及教養.
Bergman的童年一直快樂滿足, 有爸媽有兄長, 直至妹妹的誕生. Naissance解作birth. 這段說的是妹妹的出生對Bergman家的影響.
很真摯很可愛. 既幽默又有一丁點的驚嚇.
題外話, 看畢發現, 多個大師都是出生於富裕家庭. 相信那個年頭(甚至這個年代), 想做導演, 都是要有點經濟背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