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March 24, 2007

Fraulein 三面夏娃


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來自瑞士/德國的電影, 德文名稱是"Das Fraulein", "Das"德語解"that", "Fraulein"解女人. 台灣譯名"三十而麗"(不過電影中三個女人都不是三十歲).

電影說的是三個於不同時期從前南斯拉夫(Serbia)來到瑞士蘇黎世生活和求存的女人的故事. 剛抵步的Ana才廿歲, 經歷過戰亂, 兄長的自殺, 自己卻患了血癌; 來了瑞士廿年的Ruza; 和六十歲的Mila.

電影開首大都是室內景, 看著三個人物, 根本不知道故事發生在瑞士, 因為畫面都是三個女角每天營營役役的地方, 灰灰暗暗的, 還有嚴冬的悽然. 人物都沒有吸引人的面孔, 有的是那一份真, 那一份艱苦求存的意志. 後來終於見到"天日", 就是Ana帶Ruza上雪山那一幕, 給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當登山纜車吊在半空時, Ruza的驚慌和Ana的不以為意, 相映成趣, 帶點幽默.

像個守財奴的Ruza, 在下屬眼中是個不可冒犯的上司, 不知天高地厚的Ana卻是個"nothing to lose"的女孩子, 偏偏就是她令Ruza面對自己, 放開枷鎖, 更捨得把積蓄拿去給Ana去醫病. 或許Ruza在Ana身上看到廿年前自己的影子, 但Ana那份不當錢為一回事的態度卻又令她困惑. Ana對性愛的隨便或許就是因為她看不見明天, 面對危疾, 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子, 真的可以縱容面對? Ana令我聯想起大學時的一位朋友, 她患了紅斑狼瘡症, 也認識一些因此病而送命的朋友, 她的生活也和Ana的相似. 那時, 看在我們眼中, 沒有人能明白, 只覺得她在放棄自己. 現在看到Ana的處境, 心想, 或許面對絕症的人都有旁人不能明白的心態. 另外Mila的支線較輕描淡寫, 印象不深.

電影配樂頗有心思, 尤其開首那一曲, 帶點悽愴, 到電影完結前再出現多一次, 首尾呼應.

這是女導演Andrea Staka首部長片, 對三個女角的內心描寫頗到家. 後記: 電影是導演個人寫照, 她在瑞士長大, 家人都是從Serbia及克羅地亞來的.

後記: 看電影節紀念catalog中文章上, 導演解釋, "Fraulein"一字在瑞士通常是在餐廳叫女侍應的稱呼, 就是"Fraulein, check please." 在這裡是個看不見人的故事.

IMDB連結: Das Fraulein.

榮獲多個獎項, 包括Sarajevo Film Festival 2006的最佳電影及最佳女主角, 瑞士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6 Gold Leopard Prize, 等等.

Technorati tags:, .

5 comments:

aulina said...

三十麗跟三十而立同音,我想是說這是關於成年女人的故事,與真正三十無關?

Anonymous said...

哦, 原來如此, 台灣很喜歡拿讀音來攪作, 我這些普通話茂李當然不懂, 多謝告知!

ok, 又要趕戲...

Anonymous said...

看過同名舊電影 三面夏娃
The Three faces of Eve,
Joanne Woodward 拿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可能年代的確太久遠了﹐不懂欣賞!!!

查 宗活華 就是 保羅紐曼 1958 至今的妻子﹐可說荷李活的謹有列子。

^_*

Anonymous said...

inner space: 1957年既戲, 呢齣我應該無睇過啦. "三面夏娃"都係香港自己譯既.

Eric Spanner said...

二十七或二十八日前的筆記由我負責連……
http://www.hkifflink.net/2007/03/3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