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數星期裡, 我盡量避免看任何關於對此片的評論. 噢, 李安剛拿了最佳導演... 認真的說, 我十分不認同. 幸而Heath Ledger(完全不是拿獎材料) 輸了給Philip Seymour Hoffman, 拿不到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獎也不是Michelle Williams (毫無演技, 不明為何可以被提名). 我知道若高度批評此片及談及我對它極受關注和歡迎十分不滿, 會引來某些抨擊. 但不寫下來, 又對不住良心.
Hurrah Hurrah Hurrah! Best Picture goes to "Crash"!!!!!
有什麼比看直播Academy Awards 興奮?! (不要以為我何以可以在上班時間高姿態看直播, 是關每年我也要在港幫忙cover...)

也看過同志電影, 起碼十多廿套. 大多在電影節中觀看. 我沒有對同志反感. 不滿是何解"斷背山"可以廣受大眾推崇, 比此片拍得好的同志電影多的是. 記得看過一篇副刊評論此片是魔鬼電影也, 非常同意.
越多人談論, 傳媒越多相關刊載, 即越為人接受, 就像自殺事件的連鎖效應, 越煽情的報道只會令更多曾想過去自殺的人付諸實行.
我知道我所持的宗教理念和對同性戀的不認同, 對很多人來說簡直是古老石山發花癲. 無論如何, 我也有發表個人見解的自由.
什麼"每個人都有個斷背山"的言論, 只不過令電影更引人議論, 令人覺得電影和導演感性吧了. 真不明白李安為何會讀過此原著而哭泣, 雖然我未讀過. 記得李安曾說他原先只希望此電影在小型藝術影院放映, 從沒打算把它帶到主流去, 但昨晚看過後, 我很置疑他的說法, 在荷李活打滾多年的他, 當年一齣"喜宴"聲名大噪, 怎會不知道他的"斷背山"會走進主流?
看完"斷背山"後, 感覺是, 只是另一齣同志電影吧. 什麼"每個人都有個斷背山"也可代表每個人的遺憾和不能成全的理想, 不要再被這荷李活商業策略同化了. 很同意一同事的說法, 李安只是幸運, 他這說法並不代表李安不好, 只不過"斷背山"不會是他最好的電影, 我亦希望不是. 天時, 地利, 人和, 每每比很多東西重要.
6 comments:
非常?同。
多謝多謝!
你搞到我現在不想看斷背山了... ...
lc, 多謝你真誠的留言. 很高興進來的和看光影筆記的都是有教養的讀者及bloggers (我在另一個平台mysina post了評論, 有些人留下不友善的messages)
電影內容就好像Ray Chan 在其blog (www.mildbutcalmless.net/wordpress/2006/03/05/brokeback-mountain)中說的一樣:"看完《斷背山》就只能像看完一部短篇小說, 簡單而平淡的故事, 兩個人很容易愛上, 也很容易分開, 若即若離地磨爛彼此的時光, 怎看也不成一個愛情傳奇, 稀疏平常得連「奇情」(*)也不算.”
看電影很主觀, 我一點也不為所動. 有一網友曾說, 談同性戀的電影, 有很多優質的作品, "Maurice"便是一好例子. 我不認為"斷背山"是,"Maurice" 好得多.
"斷背山"橋段簡單, 完全感受不到其他人看後大讚電影的手法, 美感等地方. 可能真是太多好評, 令我期望過高.
To me, the movie is a business success. Director said he thought it's going to show only in small theatres. Then he can pay less royalty fee. I think a lot of market research is done before choosing this topic. It just tailor made to appeal to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 U.S.
ruth: totally agree. surely they had done a lot of research before the script and shooting, the topic is so controversia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