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第三十四屆香港藝術節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uhne am Lehniner Platz Berlin)的"Nora"娜拉, 十分不錯, 無論演譯, 演技, 舞台設計, 音響, 服飾, 都令我再三回味.
"Nora"是著名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79年的"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的全新譯本. 讀過戲劇或演戲的, 無不不認識易卜生. 就像讀心理學一定會知道誰是佛洛依德, 讀電影一定認識盧米埃兄弟一樣. 大學時修過一科戲劇101, 第一課便是A Doll's House. 那時也到劇場看過此劇, 印象深刻.
德文翻譯者Hinrich Schmidt-Henkel這回把易卜生的經典作品搬到今時今日大都會柏林的頂樓, 把我們今天的生活與十九世紀末中產階級生活作一對比. 其實在過去一百二十多年來, 婦女運動好像沒有真的帶來大的改變.
舞台上放了一個十多廿尺的水族箱, 內有十數條魚兒, 把舞台劃分為四個大小不同的空間, 極具靈活性. 很少機會看一個如此現代版的經典劇目. 舞台設計很富時代感, 美輪美奐. 旋轉活動的台板, 在場景轉換時, 背後形成一個放映孩子笑臉幻燈片的熒光幕.
突如其來的音響變換和光影交接, 觀眾多次未能適應, 但帶來驚喜兼興奮.
由於極多對白, 又用德語演繹, 要不停望著舞台側的翻譯板, 有點吃力.
後記: 原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又名"娜拉"), 很多人, 尤其在中國, 認為是一篇婦女爭取自由解放的"獨立宣言", 對我國五四時期影響深遠, 受其影響的著名作家有魯迅, 郭沬若, 和曹禺等.
"A Doll's House", 不是柏林的"Nora"
8 comments:
除了電影系學生外,唸翻譯的也一定要認識易卜生。已不記得看的是中文版還是英文版了,反正唸書時都是被迫看的,要培養我們的世界認知,要讓我們對東西方社會都要有cultural literacy。
十來歲根本不會明白什麼是現實主義、xx劇場,但到現在還是很感謝做課程設計的老師,要不是當年生剝活吞的啃下這麼多xx主義、xx理論,到現在三字頭可能還是土包得可以。
很羨慕你可以常有機會親身看舞台劇和電影節!
同意, 我相信讀英國文學的朋友也必定讀過易卜生.
中小學時, 時常要讀一些什麼什麼著作, 到大學才可以自己去選擇愛去深究的東西和學說. 不過有時也覺得學生太多自由也不是沒有問題的. 我就是只喜歡某些學科, 沒有興趣的盡量避免修讀, 因此不夠全面. 例如心理學, 特別喜歡Social Psychology, 又沒有考慮他日或許會再深做, 因此不愛修讀同biology有關的brain cells, neurons, 之類. 其實這種approach不太明智, 對個人思想發展有不好影響. 當時我便因為貪心讀多個major, 而沒有機會修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y, art history等有用的學科.
你是否也身在香港? 我很幸運工作時間正常, 可以容許我有頗多個人時間去看我喜歡的東西. 否則我的生活便會變得營營役役, 毫無意義了...
我現在在九龍灣... 今早工作閒,也在整天看oscar updates。喜歡李安,未看斷背山,但可能最好的都在推手或飲食男女。
我也很幸運地工作時間正常(也是每天在賣文,不過賣的無關痛癢是譯文)。家庭生活正常,樣樣也正常。只是家裡有兩個小孩,所以每天也要跟功課。
等40+時兒子都畢業便可以隨心所地看電影看劇看書寫書法畫國畫做麵粉花彈結他了。
寄林一峰歌詞一句:The best is yet to come.
PS 你說的選科取向深感同意!
我也不知道會否有做人母親的福份, 一切待衪去決定吧. 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有個兒子, 但不知何時才有心理準備. 現在, 我們還像個大孩子般, 需要多些時間. 這種看戲看劇的自在日子不知可以維持多久了.
我也曾考慮過讀翻譯的, 碩士時也修過一科.
翻譯是不用唸的。但作為本科,它的確起了開眼界和邏輯思想、理性分析、感性行為之用,也讓我在後來的postgrad之旅打了很好的基礎。
當媽媽的嘮叨很多,但樂趣更多。 :)
總覺得都市人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想太多了。有時候,隨衪安排可能是最自然的選擇。
我媽說的對,能生下來就能養得大。香港物質豐富,社會保障不差,其實擔心真的不用太大。常傻想認為孩子氣本來就是當母親的pre-requisite,代溝也少一點嘛!
喜歡你那個bear image. i like yellow and pink!
多口問, 你的孩子們幾多歲?
時常想, 做我的孩子可不好玩, 因為這個母親只懂自己找玩的, 卻不曉和孩子玩耍. 姊姊的女兒們喜歡我, 但知道這個aunt只愛看她們玩, 不懂和她們玩... 知道嗎, 她們都說我怪!
那是我的生日熊(明治第6代)。哈哈,零食物語清倉現售$15!
Kids are both under 10 - Older one shares the same bear with dad, younger one shares the same bear with me. :)
信不信由你,榮升母親後,你就自自然然懂得怎樣和孩子玩!不過當然, the package comes with all those mid-night crying, bickering, screaming and yelling - yet, motherhood is something NOT to be missed.
小時候不明白為麼有人說沒有生兒育女就不算是個真女人。其實另一角度看,是女人應珍惜可以生兒有女的奇妙經驗,因為那是有一半人不可能體驗的!
我自己也買過3, 4隻生日熊, 無一隻靚! 反而送給家人的都可愛. :( 有機會影低俾你睇.
宜家有兩隻放在案頭, desktop側.
so your family members share two birthdays? wow, so swee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