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在藝術中心看了American Community Theatre的"Emotional Baggage"首場演出, 是由六個短編美式話劇組成, 決定買票去看是因為看了HK Magazine上的廣告, 及ACT新任President Arvin Robles. 看過 Arvin Robles兩次本地的演出, 一次是2003年的"La Cage Aux Folles "(The Bird Cage)音樂劇, 另一次是去年"A Chorus Line"(Lindsey McAlister Productions), 也是音樂劇. 日間是全職英文教師的Robles今次擔任導演, 完全沒有參與演出. $200入場券看一群業餘演員(但各人都有不少舞台演出經驗)的演出是略嫌昂貴了點, 但也是一次不錯的體會.
Emotional Baggage, 情緒包袱, 是這個話劇的名稱, 也是六個故事其中一個的名稱.
1. Along for the Ride - by Jay Hanagan
Kerrie 及 Karl, 兩個陌生人同坐一輛紐約的士, 車程中二人分享, 傾慕, 還有各自的一些包袱 - 他們潛藏的自我. 五個演員, 兩個飾演兩名主角, 一個是的士司機, 另兩人分別扮演Kerrie及Karl的內心, 影子, 自我. 很有趣的故事, 很搞笑的對白.
2. It's Not You - by Craig Pospisil
一個關於友情的故事, 四個好友一起乘坐subway, 三人打算和其中一人絕交, 原因是她很悶, 每個週末都看同一類的電影, 做同一樣的事情, 上同一間餐廳吃飯. 飾演孕婦的(也是這個話劇的監製)可能有點緊張, 又是第一場, 說漏對白又連忙補上.
3. Emotional Baggage - by Nina Shengold
很有創意的故事, 演員演的不是人, 而是在機場輸送帶上被遺失了的行李. 六件等候認領的行李, 有 Samsonite, 有冒牌LV, 有毒犯的行李. 在人生的輸送帶上被遺失/放棄的感覺從行李口中道出, 甚有意思.
4. Twenty-dollar Drinks - by Joe Pintauro
兩個女演員的一席話, 一個略有名氣, 一個半浮半沉. 友情, 真相, 嫉妒 , 一目了然.
5. Married Bliss - by Mark O'Donnell
全齣話劇都是發錯音的對白, 嘲諷, 譏笑, 暗喻. 定了婚的Jane及Dink, 加上惹豔的Alas及Jeery, 在細小的劇場, Alas走到男觀眾身旁, 增添搞笑氣氛.
6. Born to be Blue - by Mark Bellusci
出人意表的結尾, 草根家庭不喜歡勤奮的兒子只管到圖書館, 完全不是你所想像. 最佩服是兩個飾演父母的演員, 前後判若兩人, 一樣的裝束, 一樣的場景, 不同的身份, 階級, 立時展現, 觀眾都不禁嘩然.
Emotional Baggage今晚八時最後一場. 其實ACT在港已有三十年歷史, 但我對它認識不深. 六月會與Wag Productions合辦為期六週的"Impro-Active"戲劇遊戲課程, 之後會在Ooh La La (貝澳)及Grappa's Cellar(中環)兩間餐廳舉行 dinner theatre. 詳情請瀏覽其網頁.
Technorati tags: emotional baggage, american community theatre
2 comments:
呵呵,我跟几?朋友最近也演出了《Emotional Baggage》???。
hi sebastian: thanks for sharing the photos! so u acted as Rollo. which luggage?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