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怕貓亦討厭貓, 因為它們時常令我恐慌又失儀, 但法國五月Chris Marker的"巴黎牆上的貓"(The Case of the Grinning Cat/Chats Perches)(2004)電影, 及"不可追憶的記憶--基斯.馬爾卡"(Immemory -- Chris Marker)(1998)展覽, 都吸引了我.
電影是一套紀錄片, 紀錄911後在巴黎各處出現的貓樣塗鴉, 黃色的卡通貓, 眼大大, 裂齒而笑, 有些更有天使的翅膀, 有些奔跑的樣子, 有些是靜態的. 這隻貓出現之處多的是, 巴黎的牆上, 電視, 遊行, 示威, 橫額, 樹上. 它不是一隻普通的卡通貓, 帶出巴黎當今面對的政治問題及社會現象, 極具法式幽默, 亦很有意義.
電影放映那天, 有觀眾可能以為它是一齣有趣的卡通片, 帶了小孩子進場(兩三個小童觀眾), 他們都看得不耐煩, 嚷著要走.
那天下班趕往看片, 錯過了開首十多分鐘, 有機會希望可以再看一次.


遊行人士戴著貓面具, 十分搞笑
Chris Marker 在1921年出生於法國Neuilly-sur-Seine, 但有人指他的出生地是蒙古, 亦有人說笑他是從另一個星球過來的. 有人說, 應該形容他為cinematic essayist及visual poet. 他較為人熟悉的電影包括: "Sunday in Peking"(1955), "Letter from Siberia"(1957), "Description of a Struggle"(1960), "La Jetee"(The Pier)(1962), "Le Joli Mai"(1963), "The Koumiko Mystery"(1965), "A Grin Without a Cat"(1977), "Sunless"(1982), "The Last Bolshevik"(1992), 及"One Day in the Life of Andrei Arsenevitch"(1999). 他近年的作品都比較著重錄象及電腦錄象, 如今次法國五月展覽之一"CD-ROM Immemory" (1998), 以及"Silent Movie"(1995)及"Prelude: The Hollow Men"(2005)等錄象裝置. (資料來源: Tribeca Film Festival)
"Immemory"展覽是位於香港藝術中心, 本月廿八日已正式完結. 展覽廳中沒有什麼展品, 因為是CD-Rom形式, 場地裡有三部電腦, 參觀者可安坐慢慢欣賞. 由於當天沒有太多時間, 看了十多分鐘便離去. 光碟中分了不同部份: cinema, poetry, memory, travel, history, museum, photography等等, 亦由於有頗多文字和篇幅, 參觀者要有時間和耐性才可以靜心欣賞. 當天我兩者都欠缺. 如果Chris Marker都把這些作品放在互聯網上或許更多人可以有機會看到.
Technorati tags: chris marker, grinning cat, chats perches, immemory
2 comments:
我也在25號當天看了巴黎牆上的貓哦。
當然也同樣聽到那些小孩子直在嚷啦,當時還真攪不懂他們的父母是安著甚麼心態的呢。
另外,你在看的時候有甚麼感覺呢?
在起始時我一直以為那些塗鴉是真的呢,做得實在太仔細了!!尢其是遊行片段上的橫額嗎,電腦技術真厲害!
我遲了進場, miss 了十多分鐘, 可否告訴我錯過了什麼? 閱讀過一些電影評論, 說Chris Marker這套documentary沒有新意, 之前許多人都做過類似紀錄片. 但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去看法國的社會及政治景象很不錯, 希望可以多看一次.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