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May 06, 2006

看戲


記得大概是九三或九四年看過波蘭導演Krzysztof Kieslowski的藍白紅三部曲之藍(Trois Couleurs: Bleu), 忘記在哪兒和什麼人看了, 是香港抑或美國? 只記得三齣電影也看過, 都十分喜歡, 那時也買齊三隻原聲大碟來收藏, 最喜歡的應該是"藍".

昨晚, 有線電視十二時多重播, 剛巧轉台時見到, 於是便靜心再一次看此電影, 原來我的記性也不是常常都那樣好, 或許對數字及日子比較善長, 故事性及影像則稍遜. 畢竟, 九三年至今已十多年, 人也長大了, 看這部電影的心態及感覺和當年很不同. 那時二十出頭, 怎會明白親人離世的感受? 唯一記得很清楚的當然是它的音樂.

一部好的電影, 好的著作, 確實需要在一生人不同階段去再看, 再回味. 一個導演或一個作家, 他的作品可是給不同層面, 不同年齡組別的觀眾及讀者去欣賞的, 若果觀眾及讀者看過或讀過一部佳作後, 數年或十多年再去看, 人生經歷多了, 老練了, 一定不會再用當年的心境及眼光去看這件藝術, 因而更為它增添了新的意義.

好像電影"秋天的童話", 記得第一次是中學時和好友在戲院看的, 前陣子, 這個比我記性更好的朋友(也是"七友"其中之一)告訴我, 那戲院不是我記憶中的"碧麗宮", 而是"翡翠/明珠", 她還記得我們看完戲後在戲院樓下的American Cafe吃飯, 還碰到當年Raidas樂隊的某男歌手! 之後, "秋天的童話"我看過不下十次, 都是電視的重播, 即使印象依然深刻, 劇情記得一清二楚, 但每次看都有不同感受. 最近一次是三月無記的重播, 我仍然看得津津樂道(但我的另一半竟說從未看過, 更說"老土到痺"!).

十多年前看"藍", 好像還未正式讀電影, 只是很愛看戲, 只知道是一部必會叫其他人去看的電影. 昨晚再看, 感覺是真的很blue, 很喜歡鏡頭大特寫對著樂譜和女主角的手指. 還有女主角用游泳來療傷, 令我聯想起自己愛游泳及喜歡以它來作散心及醫治的地方. 還有很喜歡那藍藍的吊燈. 那時還未夠三十歲的Juliette Binoche, 面孔真的很誘人, 不容易找到一個這樣吸引人的女演員來當這個喪夫喪女的角色, 她演得真的很好. 看完"藍", 真的很想再看一次"白"及"紅".

回想起來, 真的有不少重看再重看的電影, 或許十年後再看時, 又有不同的感受.

Technorati tags: , , ,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路過看到這篇文章。

藍也是我一生人中看過的最深刻的電影,那種悲傷的感覺很令人著迷。

不過當後來幾經辛苦找去dvd時,也覺得畫質沒有印象中好。但也很高興,因為可以經常拿出來重看。

另一張遍尋不獲的dvd是兩生花。

mad dog said...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i think i've seen it somewhere... have u tried those shops on the basement of 英皇集團in wanchai?

Anonymous said...

有打算看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嗎?
我正頭痛,因時間上似乎很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