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0, 2005
如果 . 愛
終於看了"如果 . 愛", 評論這部電影前, 首先在網上找尋"音樂劇"及"歌舞劇" 的定義:
百老匯音樂劇(Broadway)是現代戲劇的一種,有演出,有跳舞,也有唱歌,有時單純只有演出,有時則相當複雜。主要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流行。
Musical 定義問題,有人會叫它做「歌舞劇」,但亦有人認為 Musical 絕對不能稱為「歌舞劇」;因為舞蹈並非 Musical 的基本要素,有一些 Musical 甚至沒有舞蹈場面,但是這些劇還是稱之為 Musical。就 Musical 的定義,著名音樂劇作詞家 (Musical Lyricist) Oscar Hammerstein Ⅱ 曾說過:"It can be anything it wants to be.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a musical absolutely must have - music. ( 你想音樂劇是甚麼都可以,但「他」當中一定要有音樂)"。回想起來,他數十年前說的這番話實在經得起時間考驗。其實除了一些沒有舞蹈場面的 Musical 外,有些 Musicals 甚至連劇情都不甚有,但是也從來沒有人質疑它們是不是 Musical 。當然,這並不表示舞蹈、劇情對 Musical 不重要,這純粹是定義的問題。 至此,我建議大家不要將 Musical 稱為「歌舞劇」,因為「音樂劇」才是較接近英文原意之譯名。
------------------------------------------------------------------------------------
個人很喜歡音樂劇, 在海外看過的百老匯音樂劇有Cats, Rent, Grease, Phantom of the Opera, Les Miserable, Chicago, 本地的有 Sweeney Todd (by Hong Kong Players), 夢斷城西 (HKAPA), 等等, 亦愛看法國的音樂電影, 如 2003年的"Not on the Lips", 印度那些(看過2004年的"Bride & Prejudice" 及一些讀電影時看過的Bollywood styles) 則只作參考. 當中最喜愛Rent, 1997年在華盛頓看過一次, 1998年在紐約再看一次, 愛得不得了. 不喜歡Broadway 的 Chicago, 太傳統, 反而覺得Chicago 電影版好得多.
看過"如果 . 愛"的精彩 trailer, 無不不被吸引. 一套電影的trailer如果剪接得好, 起碼可以吸引觀眾入場. 陳可辛這點很成功, trailer我給十分, 可是, 看過電影後, 我給七分.
可能看過不同類型的Musicals, 看過的音樂劇, 音樂與歌曲並重, 很少對話, 即使有, 很多時都是演員唱出來, 有些觀眾可能不接受對話有音韻, 但我覺得這樣很高招, 要花很多時間和功夫. 好像"Rent", 很多對話都是演員用唱歌的形式表達, 要這樣捉住觀眾一點也不容易. 法國音樂電影也如是. 我就是帶著這種思想去看"如果 . 愛", 結果有點失望. 歌不多, 除了張學友和池珍熙多次在銀幕前唱出歌曲外, 周迅和金城武只唱過一兩次. 即使是經常在電視宣傳片看過又聽過周迅唱的"外面", 在電影中雖然出現過多次, 但從不是周迅演的孫納唱出來, 實在有點浪費.
電影開首一段精彩歌舞後, 等了許久許久才再有歌曲及舞蹈出現, 很至疑此劇可否叫做音樂劇, 大多只可以叫歌舞劇, 有好幾幕給人在看MTV的感覺. 但既然音樂劇及歌舞劇的定義這樣廣, 亦不容易界定, 我不能太苛刻地批評"如果 . 愛". 不過我和友人看後都覺得它是一套有歌曲有舞蹈的電影罷了.
此外, 覺得如果不是經常看到電視宣傳, 又未聽過當中的歌曲, 只看電影的話, 看後就只有一兩首記得的歌. 記得當年看完"Rent", 當晚腦海裡就不停有三四首意猶未盡的歌曲重複又重複播放著.
知道陳導演花了很多心機, 值得一讚, 但電影未做到令人蕩氣迥腸的效果.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Ummmm, 音樂劇, 我知正! 亦睇過若干齣.但, 我只鐘意 "悲慘世界".
.... 易上口嘛~ :P
呀! 有一齣, 好特別, 唔係音樂劇, 成場黑 me monk, 乜都見唔到. Heeeee, 下次再見面我會形容畀妳聽.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