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星期都是和朋友聚舊, 大學同學從三藩市回來兩周, 出來見面了兩次. 周日我出席了另一個朋友的婚禮, 有機會見到久違了的朋友, 有一個更是中一之後已離開香港的. 一星期兩三次的女人聚會, 多年沒見, 談的都是旅遊, 工作, 老公, 家人, 甚至生仔.
身邊的友人大多單身, 上星期見面的大都已婚但未有兒女. 言談間, 發覺朋友都很傳統, 她們的老公真幸福. 美國朋友從事電腦行業, 朝十晚七, 晚上還要和印度作 teleconference, 先生從事稅務及會計, 朝八晚五, 但友人說她逢星期一到星期四晚下班後都做飯, 我和另一個畢業後都回港的同學都驚嘆且佩服, 老公比她早下班, 但竟然是她來做飯. 我倆不禁問, "他不懂做飯嗎?" 她說:"懂, 但都不是很善長..." 她真體貼.
另一友人, 土生土長香港人, 藉貫福建. 許多人都說福建女子會做飯, 好像都是. 朋友中有十多個是福建人, 大都會入廚. 她嫁了個福建男子, 和奶奶一起住, 雖然不是完全沒有相處問題, 但友人每晚都負責買?做飯, 但同時亦要上班. 她更分享上班前和下班後買?的秘訣, 我實在不能"associate".當天我們都出席了朋友下午在教堂的婚禮及晚上的晚宴, 我則利用了下午數小時回家休息一會, 還去髮型屋"set"了個曲髮, 而她在短短兩小時裡則準備了一味?給老公及奶奶! 真佩服!
看見這兩個例子, 我不禁反省, 作為太太, 是否都應該這樣? 即使在現今世代, 兩口子都要上班, 做太太的是否都要身兼數"職"? 我們母親那一代不同, 即使她們教育程度都不低, 但結婚後都不用上班, 相夫教子是她們的職責, 入得廚房出得廳堂可謂必然. 但我們這一代, 女的學業程度分分鐘高過男的, 有經濟基礎, 有自己的工作甚至事業, 家裡有母親甚至傭人做飯, 家務幾近不用自己動手. 這樣, 結了婚不是更"慘"?
時代的不同, 社會的變遷, 女人的角色都不斷改變, 若女方依舊作傳統的角色, 看來對大家都好, 但又有多少女人做得到呢? 現今社會, 人們對婚姻的期望依舊, 甚至更高, 因為伴侶都是自己揀選的, 但我們可以做到的卻可能比以前少, 這樣的矛盾, 男女間的張力愈來愈大, 大家對婚姻愈來愈失望.
以上的例子可能令很多作為妻子的反省, 但當然也有一些反面例子. 有朋友說, 男友哥哥及老婆每晚不但回男家吃其母親煮的飯, 更把所有要洗的衣服拿回來給母親洗(洗衣機)及晾乾(但他們自己家是有洗衣機的)! 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實在不能比較.
做了人太太的你, 找到你的角色定位了嗎? 我還在找尋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