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來自美國/加拿大/科威特, 很寫實的電影. 巴勒斯坦女人Muna和兒子老遠跑來美國Illinois(伊利諾州)一小鎮, 住在妹妹家中, 丈夫是個醫生, 中產家庭, 還有三個女兒.
人離鄉賤, 本來在銀行工作十多年, 來到異地, 只有快餐店聘請她. 瞞著妹妹一家及自己的兒子, 每天由妹妹驅車載她上班, 這邊廂跑進銀行扮上班, 妹妹一離開, 她便跑回去快餐店上班.
兒子在校內被同學排斥, 因為人人都笑他是恐怖份子.
Muna後來和校長熟絡了, 原來他本身也不是本地人, 是早年從波蘭來美國的.
妹妹丈夫在診所也遭病人歧視, 一個一個離開.
電影溫馨寫實, 很不錯. 獲四個獎項及八個提名.
Official Site
IMDB連結

英國電影, 是導演Daniel Barber第二齣作品, 新手來說算很不錯了. 揀此片主要都是因為飾演男主角Harry Brown的Michael Caine.
Harry Brown是個退役海軍, 居住於治安非常差的地區, 流氓無法無天, 令他錯過了見愛妻最後一面, 好友又被他們殺害. Harry Brown忍無可忍, 為友人報復, 給這班流氓來個私刑.
電影節奏適中, Michael Caine獨擔大旗, 鋒芒盡露. 女警探Emily Mortimer也有點戲份, 不過從不喜歡她.
值得一看. 電影獲一個獎項及三個提名.
Official Site
IMDB連結

法國電影"Fais-moi plaisir!", 又一次由Emmanuel Mouret自編自導自演. 看過他的"Change of Address"(更改地址/2006)"及"Shall We Kiss?"(吻下來, 豁出去/2007), 都是又導又演. 另外還有"God's Office"(上帝的辦公室/2008).
他的攪笑電影總有類似模式, 看得多沒有驚喜. 不過總會笑著離場.
故事說男主角Jean-Jacques(Emmanuel Mouret)的女友Ariane(Frédérique Bel)提議他去和一心儀女子發生關係, 因為這樣他便可以真的放下她, 不再有遐想. 於是Jean-Jacques在不大願意的情況下跑去找那女子, 原來竟是法國總統的女兒.
Jean-Jacques這天的遭遇可說是頭頭碰著黑. 最後在第一女兒家中遇上美女傭人(Déborah François), 接著又跟她回家. 轉折又攪笑.
Jean-Jacques萬料不及, 女友也學他在酒吧認識了其友人, 還來了個一夜情. 啼笑皆非.
飾演其女友的Frédérique Bel也在他其他電影中出現過. 其實戲份更多的是Déborah François, 就是"The Page Turner"(翻琴譜的人/2006)的Melanie, 還有"The Child"(半熟爸爸/2005)的Sonia.
很多對白, 既荒謬又無聊, 不過又算溫馨怡人.
imdb連結

說是教授推介, 即管看看, 原來完全不是我杯茶. 兩個多小時, 九個鏡頭. 類似的電影不是未看過的, 不過沒想到原來花了那麼多時間籌劃.
整部片就是導演自己和父母一共三人擔綱演出. 對, 是真的演出, 導演說是有對白及劇本的, 不是隨意即興的, 雖然也有些即興.
由一家三口準備包餃子開始, 造餃子皮, 刴肉, 砌菜, 煲水, 整個過程到三人一起進食. 對, 就是這樣了. 九個鏡頭, 圍繞著方型桌子的九個鏡頭.
導演說跟隨劇本很重要, 因為即使一個杯子/道具的擺放都要準確, 以免阻礙鏡頭.
學懂一件事: 煮餃子時, 放上蓋子時是煮餃子的外皮, 不放蓋子時, 是煮餡料.
豆瓣連結


來自奧地利/意大利的電影"La Pivellina", 導演Tizza Covi和Rainer Frimmel把他們拍攝紀錄片的手法用在這部電影上, 故事是虛構的, 不過人物如女主角Patty及其丈夫在現實中真的經營馬戲團生意.
故事發生在羅馬市郊, 紅髮的Patty和丈夫住在車屋(trailer park), 餐搵餐食, 一天Patty在尋找愛犬的下落時發現小女孩Asia, 便帶了她回家. 電影便是說Asia和他們一起的日子.
其實故事很簡單, 亦不花巧, 不過就是演員都很真實, 導演都說對白是沒有寫下來的, 演員有份組織對白.
人家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對夫妻卻因為小女孩的來臨令生活更添色彩.
獲五個獎項.
IMDB連結
4 comments:
I would not have watched "Amreeka" if not because of your review. Thank you. It is a great movie.
"Amreeka" - The school principal was born in America. It was his grand parents who were immigrants from another country.
exile: thanks! :)
已連結到
http://www.hkifflink.net/2010/04/23/5515/
thank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