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December 13, 2016

One Month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mum's doc told you she has one to two more months to go?

Tuesday, October 11, 2016

Mum

She is not doing ok. And we see her deteriorating gradually. It's heartbreaking and har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is slow and killing us. Killing all of us bit by bit. It's a difficult year. Wake up everyday seeing her still alive is a blessing. And so far, no pain. Thanks God and thanks to the Chinese meds. Stay strong mum, you are our heroine! 

Under Control

酒精令人覺得失控,但是掌握中的失控。

當生活都在努力地控制各方面的時候,酒就能恰到好處,給你一點平衡,令你在有限的失控中尋到喜悅。

(Yup it's been a while. I'm fine and I miss my blog / writing / venting from time to time ;) )

Wednesday, June 08, 2016

口述歷史 ~ 六

這回說說我的奶奶的童年往事。應該說是年青時的往事。

那是四五十年代的中環。

她的兄長們在荷李活道經營唱片店,而老爺(未相識時)則在士丹利街附近經營文具店。有人說:難怪我那麼喜歡選購黑膠唱片,又愛文具。

奶奶說過不只一次,那時老爺喜歡四處結識女孩子(相信只是口花花那種吧),又跑到唱片店和她的兄長聊天,後來她的兄長就對他說:我們的妹妹阿X也很不錯啊。就這樣,二人開始認識,展開了一段超越半世紀的愛情故事。

我對他說,嘩,他們都蠻有錢啊,我媽兒時家裡經營印刷店,而他母親兄長又經營唱片店。他說,那個年代都是經營小店謀生吧,不是什麼富裕家庭。說來又是,記得「歲月神偷」嗎?任達華和吳君如經營鞋店,都是他自己親手造的鞋子,不過生活迫人,都只是免免強強捱過去,連兒子病倒要輸血,都得押賣自己的結婚戒子,很淒涼的。


口述歷史 ~ 一

口述歷史 ~ 二

口述歷史 ~ 三

口述歷史 ~ 四

口述歷史 ~ 五

Tuesday, June 07, 2016

口述歷史 ~ 五

那天買了光酥餅回家,和母親閒談間又說到她的兒時往事。她說,那時外公印刷店附近有家餅家,每天有一個店員踏單車來,送上一個像載月餅的鐵盒,內裡放滿小吃:如光酥餅、棋子餅、雞仔餅、 合桃酥之類,然後翌日才回來收取及計算吃了多少和找數。這些小吃都是給印刷店員工作下午茶點,母親及姨母們有時也會拿來吃的。吃剩了怎麼處理?母親說:不知道啊,他們就是拿回去。

現在這個行不通,因為衞生問題嘛。吃剩都丟掉又有點浪費。他則打趣說這門生意現在行不通。

口述歷史 ~ 一

口述歷史 ~ 二

口述歷史 ~ 三

口述歷史 ~ 四

口述歷史 ~ 六

Monday, May 16, 2016

Murmurs on a Friday the 13th

So it's been more than a month since I last updated here. Life is ok, and I'm just not as motivated to write as before. Le French May means French food and arts for me... oh well, should be French cinema right? Seems like not that many good choices these few years. The rooftop garden cinema at D2 Place sounds interesting though.

See, it's easy to write again, why not?

I've been with this job for almost five years now, can't believe it. Time really flies. Am still ready to move on to the next level if chance comes by.

Lately my sis and I are a little bit obsessed with a bichon frise dog introduced to us through my mum. Funny isn't it? Today I leave office early as I covered for a colleague and so I'm now on way to meet this lovely dog :) Friends still ask me if I'm still afraid of cats, I said yes, but how come not dogs? I have no idea 😄

still want to lose weight, which I've been saying so on my blog for ages. And I've reached my record high again. I think apart from exercise which I haven't done so for a couple of years, I should just eat 1000 calories of food a day in order to really get back in shape :( sad. 

More later. I do miss my blog sometimes.

Friday, April 08, 2016

身後戀事 Journey to the Shore

在日本及台灣電影名稱是岸邊之旅(岸辺の旅)。香港總愛把電影名稱加點意思,每每透露一點故事內容的精髓,也特別。

很灰及令人傷感的電影,心情不太好的話就暫且不要去看。(於2015年康城影展獲Un Certain Regard「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導演獎;Cahiers du Cinéma's Top 10 Films of 2015法國電影筆記年度十大佳片|導演:黑澤清

深津繪里和淺野忠信,名字都有點熟識,我的另一半一見到深津繪里的樣貌及名字便說:是我們那個年代的!電影中她都身穿無印良品一個模樣的裝束,很樸素很簡潔。整個感覺就是未亡人那個模樣,鬱鬱的眼神,灰白的臉,令人生憐。

逝世/失終三年的丈夫(優介)忽然回家,妻子(瑞希)沒有很大的驚訝,就像等了很久丈夫終於回來一樣,淒戚的氣氛,帶點靈異。原來那時他應該是患上抑鬱,獨自跑到懸崖去輕生。

之後就是二人啟程往岸邊(富山海邊)旅遊去,也就是他離開這個世界的地點。
這個旅程上,他倆遇上很多友善的人,原來都是丈夫用了這三年時間回來探望妻子的行程上遇到的人。有不知道自己已經逝世的老伯,每天想念著妻子及忙於地區小報的印刷、有餃子店的一家、還有在農田耕作的阿薰,她的丈夫和優介經歷有點相似,不過他是感冒死的。
選角都很不錯,多個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

島影叔那段有點驚駭。阿薰兒子常到瀑布那幾幕也帶點靈異。

這回我也沒有看到哭,也有點意外。

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村民都去聽優介講課呢?他教授的他們都不能在其他地方或書本上學會嗎?他的忽視回來,又可以號召一大班人來捧場?

也不明白人已逝去,往事如煙,尤其是情史又或婚外的戀事,不明白優介為何要告訴妻子。也不明白為何瑞希要跑去找那個丈夫以前的護士情人,換來是更傷心欲絕。

看畢電影後覺得沒有很大的迴響, 未有很大的震撼感。但晚上回到家裡,想著想著又覺得值得細味。

Wednesday, April 06, 2016

The Danish Girl 丹麥女孩


前陣子想看的電影很多,那時見快到電影節了,要趕快去看,不然便沒時間看了。

這天(三月中)返早更,只睡了兩三小時,下班後其實很想回家去睡,掙扎了好一會,最終都是鑽進電影院去了。

之前都聽人說,男女主角都演得很出色,女主角更因此片奪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男主角Eddie Redmayne輸了給Leonardo除了因為去年已憑飾演霍金已拿了奧斯卡亦因為Leonardo真的很出色(未看)。

不錯,他倆都演得很好。 看此片沒有看到哭,但也很感動。很令人傷感的故事。

雖然說是"a fictitious love story"(imdb),但或多或少都是真人真事改編,源自丹麥藝術家Lili Elbe (Einar Wegener)及Gerda Wegener的故事。其實看了wikipedia我懷疑真人的故事比電影更震撼更動人。(有說Lili Elbe死後,Gerda Wegener嫁了個意大利軍人,對方狂花她的錢,十年後她也離世,有說她penniless有說她靠畫postcards的收入維持生活)

很喜歡Einar畫的那幅樹,電影尾段Gerda和Einar兒時好友Hans Axgil去那畫中現實的地方,以及劇終懸崖及絲巾在風中吹拂一幕都令人感動。

有人或會認為Eddie Redmayne的角色有點刻意為奪獎而塑造,我又不太認同。

欣賞Eddie Redmayne,早於Savage Grace(2007)已留意他了,還有The Other Boleyn Girl(2008),My Week with Marilyn(2011)及Les Misérables(2012),原來都沒有看過很多。

那天和姊姊閒談,說接受老公變同性戀容易,抑或接受他出家做和尚容易?哈哈,很無抑的閒扯。想了好一會,我都答不出。

Thursday, March 10, 2016

幾齣

近年幾乎停了記錄我的電影觀後感。 這些都是兩個月前放了在草稿的筆記。電影節快來了,雖然沒有怎樣期待,連票也未去取,但總不想就這樣懶下來。

Secret in Their Eyes 謎情追兇
差點忘了原來2010年電影節時已看過阿根廷版本,那時非常喜歡,又推薦給姊姊去看。這回則有點失望。

故事和原著有點出入,選角不錯,Julia Roberts亦把前後判若兩人的母親角色演繹得一絕。

整體不算緊湊,給阿根廷版本比下去了。又一次證實,卡士不是最重要。

The Big Short 沽注一擲
我想即使是金融界工作者也未必能樂在其中,太多專用名詞太多解說,看得人滿腦子問號。

我為了看故事和Ryan Gosling加Christian Bale入場的,結果就是看到呆呆地。Ryan Gosling沒有很突出,Christian Bale的角色則給人較深刻印象。Brad Pitt戲份少也不算很吸引。

Joy 歡姐當自強 
一如imdb的評分,不算精彩,但其實故事本身可塑性很高的。

看了Jennifer Lawrence數齣電影的演出,這次竟然又有份提名奧斯卡,實在令人意外。她在Winter's Bone的演出最令我欣賞,其次才是American Hustle及Silver Linings Playbook。這回Joy則沒有此三齣出色了。或者就是電影有點失色,連人物也不吸引人。

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應該可以更動人。

Thursday, March 03, 2016

沒想到

香港國際電影節,大大話看了超過二十年... 上星期未有在第一天首兩小時網上訂票,一來未看完那本booklet,另心想,去年十二時多才訂也沒問題,應該不會訂不到票吧,結果,出乎意料之外,以下是當天在fb上寫的心情:

今年唔係無時間無心情,係無咩好睇,1992年開始捧 ‪#‎hkiff‬ 場,今年最最最令人失望... 今年只買六場,自己都唔能夠相信... 就快變北韓,有電影你睇都無以前咁多好嘢。邊洗十年,宜家已經好赤... ‪#‎hkiff2016‬ ‪#‎fucking‬ ‪#‎disappointed‬ (上年都係十二點幾book,場場都有,頭先兩點幾book,有三四場sold out,另有一兩齣去唔到)

對,最後只買了六場的票,是打從1992年開始都未試過。太難以令人相信,太令人失望了。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6

急口令店員

上班時偶然在一地鐵站餅店買個包或蛋糕作早餐,遇上這個超級急口令男店員,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基本上你不會聽到他在說什麼,一句裏最多只能聽到一兩個字。明白早上人人上班上學,繁忙時間沒一人是不在趕的。但既然說出來是給人聽,就得讓人家聽到你在說什麼吧。

通常只會聽到他在說:XXXX八達XXX,多XXX,XXXXXXXX。買個包他會回你幾句你完全聽不懂的句子。

為了令他操一操正常的說話,我總愛問這問那:這個是什麼來的?(的確,那天那個像蛋糕的東西沒有牌子寫明是什麼來的) / 唔該有無唔凍嘅嘢飲?

然後他便用一個正常人的腔調回答。這才是正常的服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