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不咬弦


近來, 七歲的甥女開始學習小提琴, 上了兩課, 我這個阿姨便神氣地考她:"小提琴上的四條弦是那四個音呀?" 小女孩只答對兩條, 姊姊連忙維護:"人家才上了兩課!"

不要以為我的小提琴技藝很好, 其實我和它是從不咬弦的. 我時常想, 我拉奏小提琴, 一定是未開竅. 就好像多年前流行的3D立體圖畫一樣, 不是一眼就看到, 有些人很快便知道竅門, 有些人花很久的時間也未捉摸到看這些圖案的方法. 記得那時候個個同學的宿舍房間都有一幅, 有一次, 一個印尼同學教曉我怎樣看他剛買回來的一幅畫. "開了竅"後, 我高興得不得了, 那時更叫家人及男友從香港寄些給我, 沈迷了一段日子. 看3D圖畫需要的"開竅"時間不太長, 大概數週, 但拉得一手可以不會令家人覺得煩厭的小提琴的"開竅"日子於我以言, 好像要一輩子!

打從中五會考以後, 我便開始學習拉小提琴, 之前從沒有學過任何樂器, 除小學在校學過白痴的牧童笛外. 不知是教的沒有耐性抑或我真的沒有這方面的天份(看來應該是了!), 怎樣也像在"鋸雞", 就是欠了些什麼似的. 那時學了一兩年, 要應付A-Level, 放低了一年多, 之後又再學... 換了朋友介紹的老師(我的朋友學了多年鋼琴, 才學了兩年小提琴便可以考六級試, 現在好像已是個業餘小提琴老師了), 其後要出國, 又放低了數年, 老師說這樣沒可能會記得怎樣拉, 叫我也帶小提琴到美國, 我說哪會有閒情拉, 又不是拉得很好...

就是這樣, 小提琴和我, 結下了"不解"緣, 是完全不了解那種... 記得中六暑假, 無聊地報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五級音樂筆試, 又給我考到, 於是我一直堅持我只是"未開竅", 而非音樂白痴. 在美國讀書時, 又修了一些音樂課, 拿過甲等成績, 再一次給了自己強心針(也頗佩服自己的堅毅不屈!). 其實跳芭蕾舞已經常跟不到拍子, 根本音樂感很有問題.

回港後, 我的不屈精神仍持續, 老師更鼓勵我去考六級試(抑或五級?), 回想起也覺得他瘋癲, 還為我伴奏, 最後當然是我做了他數個不合格的學生其中之一了! 其後, 父親逝世, 又停了一年多, 老師沒有找我, 令我懷疑他比較為賺錢多於想教曉我(或許已放棄我). 之後又再換老師, 一學又一年多, 毫無進展, 當我每星期都感到像受罪一樣地練習時, 我才真正"開竅", 不是開了拉琴的竅, 而是明白我永遠無法和這個樂器咬弦.

幸好數年前加入教會的手鈴詩班(決定放棄小提琴前), 一奏便三四年, 又兩度隨隊到過海外交流, 令我得到安慰, 原來我只是和小提琴不咬弦, 不是所有樂器...

我想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某些遺憾, 我時常想, 如果小時候開始學, 又或學過其他樂器才接觸小提琴, 或者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看著甥女, 不知她什麼時候開竅.


3 comments:

Pema said...

喜歡這兩幅畫!

admin said...

今天才看你這篇:)
我也認同,學樂器的確要等到開竅的一下。對於小朋友,他們要開的不但止是音樂感的竅,還有專心的竅,和不怕悶重複練習的竅... 我發現年紀很小的細路,同時學鋼琴和弦樂,他們寧願玩多點鋼琴,因為只要你肯督琴鍵就有聲,弦樂就可能拉三個月都是空弦,錯敗感大得多!
不過,多練習真的是有成果的。有個原本五音不全的朋友,學鋼琴要考aural,聽+唱得多,唱歌終於有音,令人聽得出旋律啦!

mad dog said...

maki: 拉空弦真係悶到發慌... 左手按弦難不在話下, 最弊是我拉弓很差, 多年都掌握不到竅門.